《临床肺功能》始于2004年出版,已成为我国呼吸和危重症领域的经典作品。本次全新修订,对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完善,包括优化篇章设置,删除陈旧内容,增加肺功能诊断实例,增绘大量图片,更新肺功能测定新技术,体现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 本书共4篇25章,着重对现代常规肺功能测定,即肺容积、通气功能及弥散功...
《临床肺功能》始于2004年出版,已成为我国呼吸和危重症领域的经典作品。本次全新修订,对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完善,包括优化篇章设置,删除陈旧内容,增加肺功能诊断实例,增绘大量图片,更新肺功能测定新技术,体现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
本书共4篇25章,着重对现代常规肺功能测定,即肺容积、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的测定、解读、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深入介绍了肺功能诊断,包括定位、定性诊断,并增加了大量临床实例,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生理学分析,最终给出合理的评价和诊断,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指导作用突出,易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呼吸动力学、呼吸调节、支气管激发试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了大幅度更新和完善,对几种相对特殊的肺功能测定技术——脉冲振荡技术、体容积描记法、心肺功能运动试验进一步丰富,并详细总结了肺功能临床应用及综合评价。
由于缺乏系统的肺功能测定相关的规范和指南,本书主编朱蕾教授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临床应用经验,以及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总结并撰写《成人常规肺功能测定规范》和《成人肺功能诊断指南》,并收录在附录中。同时附录中还收录了华东地区肺功能参数的正常预计值公式(2011年修订版)与肺功能参数临界值的预计公式(试用),方便读者参考和应用。
本书理论基础扎实,临床实用性强,可为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和急救医学科医生提供重要指导,也可作为国内住院医生、呼吸治疗师的培训用书。
目 录
第一篇肺功能检查的基础1
第一章与肺功能有关的力学知识 / 2
第一节基础力学 / 2
第二节流体力学 / 3
第二章呼吸系统的功能解剖 / 5
第一节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 5
第二节肺实质 / 7
第三节肺的血液循环 / 8
第四节胸廓与呼吸肌 / 10
第五节呼吸调节 / 12
第三章肺功能检查概述 / 14
第一节肺功能检查仪 / 14
第二节肺功能检查仪的发展历史 / 17
第三节肺功能测定的基本内容 / 19
第四节现代肺功能仪的特点 / 19
第五节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20
第六节肺功能测定的基本要求 / 21
第七节肺功能测定准备工作中的重要术语 / 23
第四章临床肺功能室的管理 / 25
第一节临床肺功能室的人员组成 / 25
第二节肺功能检查的校准和质量控制 / 25
第三节肺功能检查的安全防护和设备消毒 / 31
第二篇肺功能检查与评价35
第五章肺容积检查 / 36
第一节肺容积的基本概念 / 36
第二节肺活量的测定 / 37
第三节肺功能仪的校准 / 41
第四节肺活量及相关肺容积参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 45
第五节功能残气量的测定 / 47
第六节测定功能残气量常用的气体分析法 / 48
第七节测定功能残气量的其他方法 / 52
第八节功能残气量及相关参数的临床意义 / 53
第九节影响肺容积的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 / 55
第十节不同肺容积参数价值的客观评价 / 56
第六章肺的通气功能 / 57
第一节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 57
第二节每分钟静息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通气量 / 57
第三节流量容积曲线 / 60
第四节流量容积曲线的误区与对策 / 65
第五节用力肺活量 / 67
第六节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与用力肺活量曲线的同步测定及质量控制 / 70
第七节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与用力肺活量曲线测定的临床意义 / 73
第八节用力呼气中期流量和峰值呼气流量 / 80
第九节最大自主通气量 / 83
第十节支气管舒张试验 / 85
第十一节通气功能评价的实例分析 / 92
第十二节通气功能的综合评价 / 96
第七章侧位肺功能 / 98
第八章肺内气体分布 / 101
第一节闭合容积曲线 / 101
第二节闭合容积曲线的测定 / 102
第三节吸入气体分布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 103
第九章气体在肺内的交换 / 105
第一节与气体交换有关的重要概念 / 105
第二节气体交换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 107
第三节气体弥散的特性及临床意义 / 110
第四节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的理论基础与测定方法 / 112
第五节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容积的同步测定 / 115
第六节弥散功能与肺容积同步测定的临床实例分析 / 118
第七节影响一氧化碳弥散量测定结果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 123
第八节循环功能对一氧化碳弥散测定结果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127
第九节静动脉血分流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 130
第十节通气血流比例的测定 / 132
第十一节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临床意义 / 136